新书推荐 |《易均室书札》

 

 

 

 

       “见字如晤,声息可辨”,这该是对书信最亲切、最有温度的描述了吧。“云中谁寄锦书来”,在“从前慢”的时代,书信沉淀了即事的记录,亲密的交流,真切的情感,信笔的挥洒,将鲜活真实的日常传递给远方,往往让展读者感到亲近动情;而书信的价值——其文采风流、记叙抒情 、微言大义、书写韵味也早已超越私密的交流,成为一种综合的文化载体。史学家重视书札,从细微中可补史料之不足;艺术家喜欢书札,赞其任笔挥洒,独见性情。宋米芾尝自言“全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

 

       《易均室书札》收录了易均室先生写给师友近200封书札的自留底稿,像日记、像随笔,记录了交游、治学、赏玩,有志趣情感,有日常琐事,加之洋洋洒洒的笔墨流动,让人感叹、钦敬,今天再读到这些文字,虽然无法完全领会精要,然而“见字如晤”,这该算不算是另一种相逢呢。

 

 

 

 

 

 

 

 

 

       易均室(1886-1969),名忠箓,均室是他的字。这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学者,治学严谨精深,早年官费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毕业于政治、文学两科,加入了同盟会,后远离政坛,转向考古艺术与古籍文献的研究,在多个领域,著述丰富。在他自己书写的简历和课表中,亦可见其博学宏通。王福庵在为其所治印边款中言道:“均室道盟人品诗词似南宋白石道人”,“精研三代文字”;沙孟海更言“于历代金石之稔熟,当世几无出其右”,“世间不可无易均室”。

 

       易均室先生一生困顿,这批书札所用的纸张并不讲究,有的甚至是很粗糙的草纸,有一纸多封,有的只是字条,但是内容价值让人叹为观止,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探讨学问驳杂渊深,所论人事通透练达,生活窘迫亦能超然自得,令人难以望其项背。择选几纸品读,便可见一斑。

 

 

 致常任侠

 

       任侠先生左右:返渝得话雨之乐,申以永平、延光二拓,尤为快然。汉永康、熹平诸镜,久欲题寄,今得检上,乞鉴。挥汗中可当清凉散一服否?笑笑。内有一画像镜,甚工细,图仙人御气上升状,左右神兽夹驭而行,观原器尤妙。南泉四景片亦附上。磐石溪汉阙距沙坪几里?便希一示。《学镫》尊稿亦冀得观也。匆匆,唯珍重不具。易忠箓手上廿九年八月一日,南泉。

 

       吾国古时佳晨令莭甚多,在在引人兴趣。文字上用之,视署时王正朔,为不枯寂多多。贱性往往如此,若目为泥古,则太枉矣。

 

————————————————

 

 

 

 

 

 致陈德子北郊校舍

 

       德子先生讲帷:北郊苗圃诸树,大有云林高致,云林有《六君子图》,即松、柏、樟、楠、槐、榆也。明李竹孏又有《后六君子图》,窃欲就此间嘉树作《十二君子图》,以踵往贤。甚望大笔先起一稿,亦将勉效步趋。乘兴为妙,不可缓耳。唯珍重。锦里夏初易忠籙载拜。

 

       去岁纪事小诗录附,并乞转默老。公元千九百五十又八年。

 

————————————————

 

 

 

 

 

 

 致陈定谟

 

       去冬以贱躯感寒,致谭未尽兴,空承枉至,良歉。开岁春融,入城幸便道携藏器以饱眼福为盼。如能集锦里之玉拓成册子,亦可观耳。当推杨啸翁古玉尺为第一,有寸界,无分数。至飞刀棱、马蹄眼,尚未多觏。徐鸿冥则一冯骜汉印,刀法精绝,拓本可奉鉴。诸且晤悉。祇候定谟先生春厘。不具。易忠箓载拜。

 

       辱临以晴爽为妙,除学习日,周之一、四午后可多坐,尤宜篆联伴函。公元千九百六十年一月三十日。

 

       新获小玉器,四棱上有系穿,《古玉图考》易旧说,瑱为漆笔(前四器仍未易),此误信贾客之言,其失更甚。窃以形论,疑当属镖,仍明器寓厌胜之意,故不必大如瑱与笔,不得作四棱,又何用穿为?穿固为后加者,唯此器尽有之,自是原工,非出土后事也。吴愙斋《玉考》甚疏陋,箓一一为校正之。又吾人耆古,日与贾人接,万不可以其眩语入著作,鄙见曾为藏玉家立三事,以为品玉之资印,应首制作,次琢工,三沁采。近有好玉者,专尚沁色,不论制作,非学人之业,可云玩物丧志矣。复有一考古家著书,专以贾人之言为证据,尤可发噱耳。匆匆又上。

 

       厌胜出班《书》之厌,今收叶韵,愙斋从俗加土,非是。

 

       再有收访二事,万望留神,必图报耳。宋兴平保宁寺浴室院钟楼记拓本。天禧二年六月八日冉曾撰并书,冉宗元立石。此石书法唐李北海邕,绝佳,骈文亦佳,唯乞双墨。碑林有唐李阳冰《三坟记》二石,新得一旧拓,于第一石末多五半字一行,尚存“十卷行于世”等云云。在“吏不敢”三字后,即明拓本亦无之,亦有五字未损本,恐属嘉靖以前拓。不知此半字石边今尚在否?或移碑时铲去,或因拓工省纸失拓,亦未可知。欲乞为访明一证。此均珂里文献,想能不辞劳顿否耶?公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成都北郭。

 

       得覆云此正面末一行尚存,唯拓工不注意失之耳。

 

 


 

 

       易均室先生与夫人万灵蕤先生,可谓是神仙眷侣,琴瑟调和,风雅别致。易先生尝自言:“潜江易忠箓字均室、万瑞药字灵蕤夫妇,读书研古之所曰稆园,赏鉴毡蜡之所曰静偶轩,书画吟啸之所曰沧浪一舸,怡情乐志之所曰灵蕤馆。”在书信中,易先生多次提到灵蕤内史助文房之乐。

 

       凡遗拓墨,皆闺人灵蕤整比为对,盖欲令后人知出静偶轩中,是诚妇人女子之见。大雅得毋嗤其绣鞶帨耶?(致马衡)

 

       癸未中秋,絮云笼夕,犀香不度,茗散烛欹,悄然无绪。明日,灵蕤内史拓古玉琥、璧、鱼、蝉四器为册,略虑令节。因倚此书附,盖亦不忘年时清课所寄。(致陈匪石)

 

       竟陵谭先生寒河别墅石刻四字,乙亥水后不知存否?斗园景钩藏之,灵蕤馆内史重摹付装。均室易忠箓记于沧浪一舸。丙子岁朝。(致濂希)

 

       斗园先生道长左右:去腊寿苏,此间同人久竚。内子拓得晋《左芬墓甓》,为尊夫人致瓣香,正装勅,得一词,即寄上。(致斗园)

 

       小字钞胥乃属内人万灵蕤乱画,不值一笑,何劳齿芬耶?(致吴绥之)

 

       在保存的这批书札中部分工整小楷为易师母万灵蕤女史抄写。易先生去世后,万先生将易先生书稿托付给徐无闻先生。

 

 

 

 

 

 

       永年:

 

       得来信,承你多方慰问,深为感激。先生之病,早在去年夏天每日肠泻三四次,据医云是年老肠不能吸收水分,令每日食糊米三次,但经久不见效。入冬天冷,水肿大发,经医治疗,云是消化循环障碍,中西医均无效,于三月一日三时病逝。在起病之初,自知恐有不讳,即作绝命辞二首,并谓已享高龄,儿女都已自立,没有遗憾。只是所有著作没有结束,是最大的遗憾。希后学者勿学我,应引以爲诫。所有稿件装成一箱,可交给永年,以后完成之。最后嘱遗体用火葬,安葬于凤凰山。现一切都照遗嘱办理,于九日始安葬完毕。诸事幸有季和帮忙,解决困难不少。所有文物书画,自当妥为保存,听候国家处理, 决不敢犯政策上的错误。硻儿意见亦是如此。

 

       《愙斋集古録》十一册已由永康取回,其余《楚辞镫》与《金文历朔疏证》,待稍缓清出再送去。书难尽意,一切待假期归来面谈。顺候

 

       近好。万灵蕤。

 

       书中收录这批信札,亦是所托之一。易先生尝曰“书画吟啸之所曰沧浪一舸”,书札中所用“沧浪一舸”印有多方,其中唐醉石先生所刻“沧浪一舸”,五面皆有款,并有醉石先生的写意画和刻款。越十八年,徐无闻先生补刻《碧山•南浦词》。本书有少量钤印本以飨读者。

 

 

 

 

 

 

 

 

 

 

 

 

图 书 目 录

 

实 物 拍 照 

 

 

 

 

 

 

-END-

 

 

 

 

 

书  名:易均室书札

定  价:220.00(元)

整  理:徐  立    陈龙海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开  本:16开

ISBN:978-7-5010-7465-5

 

 

 

创建时间:2023年4月17日 14:19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新书推荐 |《易均室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