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包容与合作:全球当代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发展》
——||内容简介||——
2021年10月《包容与合作:全球当代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发展》国际研讨会顺利举行。本书为本次会议的论文集,共计论文三十余篇,涉及博物馆史、博物馆教育和教师教育、陈列展览多元叙事、文化遗产征藏与保护利用等主题,形成较为完备的研究体系,对学界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综论。包括澳大利亚博物馆参观史、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教育融合、博物馆活动与展览评价、中国博物馆史写作、企业博物馆评价体系、建国后中国博物馆体系重组等。
第二部分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博物馆与历史教师教育、阿拉伯博物馆建设与社会理论分析、博物馆教育关键词与服务体系、博物馆物的本体考察、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博物馆疗愈作用、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民办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等。
第三部分为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主要有引进原创展览、展览评论、常设展览研究、案例分析、线上展览、博物馆展览新转向、近代史展览叙事、儿童博物馆课程开发、博物馆外展等。
第四部分为文化遗产诠释与数字化。主要有法门寺博物馆藏品研究、现代可移动工业遗产保护、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传播体系、革命文化遗产的生成与利用、电子化媒介、博物馆自名现象、博物馆与考古教育、革命文物概念、故宫博物院遗产和文化遗产等。
▲本书主编(前排右起第四位)与参会学者合影
——||主编简介||——
杨瑾,武汉大学世界史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研究院人文部特聘研究员、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被盗(丢失)文物英文发布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文物学、博物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会议介绍||——
2021年10月2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平台翻译中心、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包容与合作:全球当代博物与文化遗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会嘉宾80余名,其中6位国际嘉宾,分别来自英国、新西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
——||主编说||——
本论文集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扶持青年学者,充分显示出高校文博专业论坛的育人功能。二是体现全球当代性。陕西师范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针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博物馆面临机遇与挑战,继续推进该主题的研讨。三是增加了对国际著名期刊博物馆领域最新研究的评价。与 Cultural Trends 合作,译介并分享博物馆观众长时段研究成果。四是跨界合作研究。米夏埃尔·沃布林、帕特里夏·罗德瓦尔德和徐赐成皆围绕历史教学与博物馆教育展开讨论,切实推进馆校教育合作的理论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具有较强的学术针对性,集中于博物馆史、博物馆与历史教育、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等前沿主题,讨论当下博物馆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方法论带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如大历史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参与理论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博物馆学的学术体系。学术视野具有国际水准,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际知名博物馆学家分享最前沿的国际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群体中年轻学者占比50%,在数字化、叙事与阐释理论方面带有明显的当代性特征。
——||图书目录||——
-END-
书 名:包容与合作:全球当代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发展
定 价:130.00(元)
主 编:杨 瑾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责任编辑:宋 丹
ISBN:978-7-5010-7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