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全三册)

 

 

 

 

       我国现存的文物类别多样,石窟寺和刻经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刻经是我国将儒家和宗教经典(包括佛教、道教等)摹勒上石的一种镌刻活动,因镌经于石而被称为石经。石经是我国文字石刻中的一项重要类别。

 

       “房山石经”是北京市房山区石经山珍藏的佛教石刻大藏经的简称。始刻于隋唐,续刻于辽、金、元、明,绵续一千余年。赵朴初先生誉其为“北京的敦煌”,季羡林先生则称其为东西两地的文化瑰宝,敦煌以艺术形象著称,房山石经则以文字镌刻精美闻名于世。

图片

 

 

 

△ 石经山藏经洞

 

 

       房山石经题记是指附刻在经石上的说明性文字,如刻经的目的、数量、时间、内容、施主、刻者、书人、提点人等。据初步统计,房山石经题记和相关碑刻6800余条,内含诸经题记6600余条。这些题记上至高官下至僧俗百姓,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蕴涵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职官等内容,很多可以补史、证史。具有重要的文献、文物和艺术价值。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

 

 

 

编著:吴梦麟、张永强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书号:9787501066308

定价:1699.00元(全三册)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辛整理,吴梦麟、张永强编著的《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题记卷、研究卷、图录卷)一书,近日,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此次将石经山顶九个洞、洞外碑铭以及塔下石经拓片3万余张全部过目,校勘核对题记、碑铭,辑录序跋文本,都使本次再整理的《彙編》与初版大为不同,题记文本的实用价值更强。如对塔下10082石遼金经版题记的整理,因原出土时的记录已不存,安放位置就有些不解之处。通过此次整理似可纠正一些“记忆”,利于探索遼金时期安放时的构思和实践,还原地穴的结构和位置。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是继徐自强先生主持编纂的《敦煌莫高窟题记汇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之后,关于我国古代题记的又一重要著作。本书以全新的编纂体例,对房山石经题记进行了全面再整理与研究,并收录了石经开洞传拓60多年来新发现的成果,赋予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石经题记以新的生命力,更便于读者阅读检索、研究使用。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分为“题记卷”“研究卷”和“图录卷”三卷。

 

 

 

 

01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题记卷

 

 

 

 

       《题记卷》是对目前发现的所有房山石经题记的汇编。本书依据出土编号进行整理,恢复了石经出土的原始面貌。所录题记均与原石或拓片核对,并加以句读,以便阅读、征引和研究。“题记卷”对房山石经中的“序跋”,特别是唐代宫廷刻经和辽金刻经(《契丹藏》)中的序跋,首次进行了辑录、句读。核阅了近3万张房山石经的拓本或碑刻图版,对其中6800余条题记和碑文逐一进行了校对、勘误。20世纪60年代初次整理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房山云居寺、石经山以及周边地区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刻经、碑刻以及其他资料,本卷都做了必要的补充。

 

 

 

 

 

 

02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研究卷

 

 

 

 

       《研究卷》收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房山石经及题记研究的重要成果,包括整理概况、专题研究、新发现的整理和发布等,全面展示了房山石经及题记的研究情况。

 

 

 

 

 

03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图录卷

 

 

 

 

       《图录卷》收录了重要且精美的刻经及代表性题记。房山石经清晰勾勒出了隋唐辽金时期我国书法和书体的演变过程,其中的隋代刻经,书法古雅、处于隶楷演变之间;唐代刻经特别是盛唐刻经,书法水平高超,也模拟了唐代宫廷写经的风格;晚唐刻经多加佛教造像和花卉图案装饰,是珍贵的唐代美术资料;辽金刻经数量众多,以欧体为主,数量庞大,是非常罕见的辽金书法的研究资料。“图录卷”还对书中的碑刻、石经拓片首次标注了尺寸,以便读者运用。

 

 

 

 

 

- END-

 

 

 

来源:北京博文书社 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年6月9日 10:37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新书推荐 |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全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