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观则明:书法范本的存在样态与研习方法

 

 

 

       “双观帖”系列堪称一部古人的书法学习史

 

 

 

复数的范本

 

 

 

 

       习字总是离不开范本,而范本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为非常复杂的样态。

 

       书家亲笔写的字为真迹,王羲之、王献之等名家的书信、文稿皆成为后人习字的范本。可是经典作品的真迹是非常难以获见的,即使有幸获见,也难以长久地保留在身边。为了保存与传播,就有了对真迹的复制。古人并无照相影印技术,复制法书真迹主要依靠勾摹与刻帖两种方式。

 

       勾摹又称“向搨”,即向光而搨,也写作“响搨”,它的基本程序是双勾和填墨。具体程序是,用较为透明的硬黄纸蒙在真迹上面,将字的每一笔的轮廓用淡墨细线勾出来,然后再依照真迹的浓淡枯润往里填墨。填墨时有的小心一些,好处在于精细;有的大胆一些,好处在于笔意鲜活。更为简略大胆的方式便是将纸蒙在真迹上直接摹写,省去双勾的程序。唐代制作了很多精彩的晋帖摹本,在真迹难得一见的情况下,唐人摹本便最为接近经典原貌了。元人张雨跋唐摹《万岁通天帖》云“不见唐摹,不足以言知书者矣”,足可见唐人摹本之可贵。

 

       刻帖是将原迹依样刻到石版或枣木版上,中间要经过双勾、背朱、上石、刊刻几道程序,刻好之后还要捶拓而制作拓片。如果暂不考虑技术水平的因素,刻帖比起摹本来,要经过更多的工序,失真的程度也比摹本要大。

 

       好的摹本虽然“下真迹一等”,但是制作一件摹本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刻帖虽然不如摹本逼真,但是可以从帖石或枣版反复捶拓,制作很多的拓本。

 

       在范本传播的过程中,唐人摹本和宋人刻帖也会变得非常难得,于是出现辗转复制的情形,或依摹本再摹,或依刻帖再刻,或依刻帖而勾摹,或依摹本而刻帖。

 

       碑刻也是书法范本中的重要类型,具体又包括碑、墓志、造像记、摩崖等。起初,碑刻上的字是由书家用笔蘸着朱砂直接写上去的,称为“书丹”。后来也采用先写在纸上然后摹勒上石的办法,比如赵孟頫所书《胆巴碑》《仇锷墓碑铭》墨迹皆流传到现在。从直接书丹到刊刻,比起刻帖的摹勒上石再刊刻,工序要减少很多,似乎应比刻帖更为接近书写的原貌,然而未必如此。对于碑刻,启功先生指出两种刊刻的类型:“一种是注意石面上刻出的效果,例如方棱笔画,如用毛笔工具,不经描画,一下绝对写不出来。但经过刀刻,可以得到方整厚重的效果。这可以《龙门造像》为代表。一种是尽力保存毛笔所写点划的原样,企图摹描精确,作到‘一丝不苟’,例如《升仙太子碑额》等。但无论哪一类型的刻法,其总的效果,必然都已和书丹的笔迹效果有距离、有差别。这种经过刊刻的书法艺术,本身已成为书法艺术中的另一品种。”(《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从实际的结果看,刀刻总会改变原迹,而从目的和功能看,刻帖与碑刻实有不同。刻帖就是为了保存并传播法书墨迹的,所以刻工会尽量刻划出原帖的样子。而碑刻则是书手和刻工合作的工艺品,刻工可以尽力依照书丹的原貌奏刀,也可以大胆修饰以求“刻出的效果”,就像将小说拍成电影,可以尽量忠实于原著,也可以大胆地改编。

 

       刻帖摹勒上石程序繁琐,而且往往是后人刻前人的字,难免对笔法理解得不到位,这是其不足之处;而刻帖的初始目的是尽力保存法书的原貌,故而奏刀时夸张的“改编”较少,则是其优胜之处。碑刻从书丹到刊刻程序简单,而且是当时人刻当时人的字,刻工对笔法的理解更为亲切,这是其优胜之处;而很多碑刻中夸张的修饰刻法改变了书丹的原貌,加以某些粗糙的石面难以刊刻,这是其不足之处。这里的优胜和不足,皆是就传达书写的原貌而论的。

 

       以上谈了真迹、摹本、刻帖、碑刻这几种重要的范本类型。其实,作为书法范本的还有很多,商周的甲骨文、金文都是书法家取法的对象。每一种范本都带有材料本身的个性,就像人们常说的“书卷气”“金石气”“枣木气”。

 

       人们习字而临习范本,一些高明的临本自身也成了范本,比如《兰亭序》,有传为褚遂良的临本、传为欧阳询的临本等。这些临本一方面表现了临写者的风格,一方面对于理解所临的范本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既然书法的范本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样态,那么比较不同形态的范本便是获得深入理解的重要途径。比较的方法很多,姑举以下几个方面。

 

       1. 墨迹与刻本的比较

 

       一件墨迹刻到石头上或枣木版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形而丢失某些信息。即使再精确的刻本,墨色的枯润浓淡也是无法看到的。比较墨迹与刻本,可以渐渐揣摩出刻本中的哪些形态是刀刻、捶拓、风蚀等因素造成的。有的作品,墨迹本与刻本都是传世可见的,比如日本小川氏所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与关中石刻本,源头皆是智永所书,比较起来一目了然。即使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也可相互比较,比如将楼兰出土魏晋残纸和《十七帖》并观,对理解王羲之的草书笔法颇有助益,临写《十七帖》时,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做到“透过刀锋看笔锋”。

 

       墨迹与刻本的比较不仅有助于临习刻本,也有助于临习墨迹。刻本中的刀痕改变了墨迹的初始形态,墨迹固然因此失真了,而从积极处看,刀痕也常常让墨迹中的点画特征鲜明起来。墨迹中的方笔和圆笔,在碑刻中往往变得更方、更圆,一些方中带圆的点画特点在碑刻里也有鲜明的体现。就像漫画里的人物形象,虽然变形了,但是人物的相貌特点也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因此,除了“透过刀锋看笔锋”,我们亦可“借助刀锋看笔锋”。

 

       有的书法家心仪于刀刻、捶拓、风蚀带来的效果,若能深入比较墨迹与刻本,也是有益的。对刀毫之别了然于心,便能更为自然地表现“金石气”。

 

       2. 范本与临本的比较

 

       将范本和前贤的临本相互参照,常能有所收获。临本取法于范本,也总是带着临写者的个性。清人王澍云:“临帖须运以我意,参昔人之各异,以求其同。如诸名家各临《兰亭》,绝无同者,其异处各由天性,其同处则传自右军。以此思之,便有入处。”(《翰墨指南》)在王澍看来,《兰亭序》诸临本的不同之处出自临写者的天性,而共同之处则出自王羲之,这一看法很有道理。如果进一步看,临本的风格独具之处未必就和所临的范本没有关系,临写者常常是捕捉并强化了范本中的某些特征而自成一格的。比如八大山人临摹集王羲之字《兴福寺半截碑》,便强化了王羲之字形内部的空间对比。范本有助于理解临本,临本也有助于理解范本。临摹者是以自身的方式阐释范本,就像一束光让范本的某一侧面鲜明起来。这样的比较,既能启发我们深入把握范本的特征,又能启发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临帖方法。

 

       3. 原作与影印本的比较

 

       在今天,高清影印的字帖随手可得。无论是逼真的程度还是传播的方便,今天的复制技术已远非摹搨与刻帖可比。在影印本几乎可以与原作同观的时候,不能忽视观看原作的重要意义。

 

       字帖未必和原作同样大小,字帖与原作的墨色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字帖亦难以表现原作的纸张的质地。字的大小、墨色的深浅、纸张的质地对于理解用笔皆有重要的意义。

 

       观看原作,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手上的影印本。就像面对一个人的照片,只见过照片,与曾见其人,这张照片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影印本细加揣摩,也有助于观看原作。越是高清的影印本,越能激发我们捕捉原作与影印本的微妙不同。在博物馆面对原作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对影印本越熟悉,就越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解读原作中的独特信息。

 

       以上简要叙述了书法范本的多种样态,以及在不同样态的范本之间相互参照、相互比较的学书方法。

 

 

       赵安悱先生拟编一套《双观帖》,这套字帖正是以不同的帖相互比较为特色。赵先生向我介绍了他的构想,并邀我共同主编。我一方面感谢赵先生的美意,一方面激赏赵先生的出版眼光。世事兼听则明,学书亦需兼观,相信这套字帖会为习字的同道们带来方便。

 

 

 

邓宝剑

2020年11月

 

 

 

 

 

 

 

 

 

创建时间:2021年12月27日 14:50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兼观则明:书法范本的存在样态与研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