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带你看精彩!2025年第10期出刊

封面:
西安黄邓东汉墓(M35)出土鎏金铜辟邪纽套印
本期目录
·考古新收获·
内蒙古翁牛特旗南湾子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陕西咸阳司家庄秦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河南洛阳华山北路唐墓(C8M1463)发掘简报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研究与探索·
从石峁遗址到《营造法式》
——试论中国古代城墙的土体补强技术
王文丹 吴清龙 杨 旭
咸阳秦陵名位研究的考评与补证
焦 姣 谭青枝
·古代玺印·
西安黄邓东汉墓(M35)出土鎏金铜辟邪纽套印读札
崔 璨 林泽洋 赵汗青
·科技考古·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M1)出土金属器科学分析研究
张 吉 郝导华 胡 钢 尹纪亮 陈建立
·博士论坛·
根据一版新见甲骨对武丁时期几件大事的拟补与复原
张 然
·读者·作者·编者·
南阳春秋彭氏墓(M1)铜簠铭文补说
汤志彪
精彩摘要
内蒙古翁牛特旗南湾子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简报
南湾子北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南湾子村北,地处老哈河支流羊肠子河北岸。2016年7~9月,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发掘,清理面积1500平方米。揭露出兴隆洼文化晚期小型聚落一处,清理房址9座、灰坑5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木器等。遗址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填补了翁牛特旗及羊肠子河流域兴隆洼文化聚落发掘的空白,为完善兴隆洼文化序列提供了可识别标尺,对于了解兴隆洼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态与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咸阳司家庄秦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司家庄秦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司家庄北,地处咸阳原南部。2009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勘探。司家庄秦陵由陵园和陪葬墓区两部分组成。陵园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由三重兆沟、主陵、陪葬坑、祭祀坑、建筑遗址及祔葬墓等组成。主陵位于陵园中部,是一座“亚”字形竖穴土圹积炭墓,地表残存封土。陵园外的陪葬墓区分为大型墓葬区和小型墓葬区两部分。此次调查采集了板瓦、筒瓦残块。由层位关系、陵园形制、采集遗物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司家庄秦陵为战国晚期秦悼武王“永陵”的可能性最大。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M1)出土金属器科学分析研究
纪王崮M1所出铜器是春秋中期莒文化的标准器群,体现该阶段金属资源与合金技术的新风貌。礼容器锡含量多为12%~16%,铅同位素比值与仙人台M4、徐楼M1及沈岗M1022等春秋中期器群相似,尤近江淮群舒铜器,表明汉淮沂泗间存在密切的文化与资源互动。墓中7件成列的浴缶、平盖鼎及华盖铺的铅同位素比值近乎相同,或为同批制作。少数铜器如附耳盘,锡含量偏低,沿用春秋早期常见的铅料类型。纪王崮M1所见锡块是海岱地区目前出土最早的纯锡实物,反映出长江以南的锡资源伴随楚的扩张而向北流通;铁援铜戈是海岱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铁器之一,铁援材质为亚共析钢。此类贵重物料少见于同时期的海岱地区,揭示了高等级金属器群在远距离资源交流与复合器制作技术层面的丰富内涵。
下期要目
新疆阜康白杨河中游墓群发掘简报
内蒙古鄂托克旗米兰壕东汉壁画墓(M23)清理简报
